
十二月二十一日,農歷冬月初七,今日是冬至。冬至,又稱日短至、冬節、亞歲等,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,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。
冬·至·節·氣
冬至,俗稱“冬節”“長至節”或“亞歲”等。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。冬至為“冬節”,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,在古代民間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講法。古時候,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,所謂“年終有所歸宿”。古時有“冬至一陽生”的講法,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,陽氣慢慢開始回升。時至冬至,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,民間由此開始“數九”計算寒天,有諺語曰:“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數九。”
節·日·習·俗
在我國冬至這天南北的習俗不同,素有“南方吃湯圓,北方吃水餃”的說法。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。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,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。因各地禮俗的不同,祭祖形式也各異。酬神祭祖后通常還有宴飲活動。
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,每至冬至日,有吃餃子的習俗。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至今民間還流傳著“冬至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“的民諺。
冬·至·偶·悟
過了冬至,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。
終于,冬天拂了歲月的面,這個季節像是它的名字一樣,讓人感覺是個萬物凍著。
沉默沒有生氣,但是沒有冬季的蟄伏怎能有來年的收獲。
冬至到,他鄉水餃思家母。
古詩有云:每逢佳節倍思親。
很多時候我們對家的眷戀,對家的思念只不過是母親端上的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。
氤氳的濕氣,遮住了朦朧的雙眼,透過這熱氣你看到父母臉上爬滿的皺紋,那正是歲月雕刻時光的痕跡。
冬天,雖然寒冷,想到家,想到母親心中還是禁不住的會升騰著熱氣。
所以,冬至的這一天,人們把將人間最美好的祝福都“包”含在餃子中,歲月赴湯蹈火,溫情只增不減。
冬至是寒冷的開始,讓人已有清晨“簾幕卷清霜,呵手試梅裝”之感,然而“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”。
仿佛能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磅礴而來的氣勢,能聽到地下萬物的涌動,河流潺潺,草木新芽,春天的腳步也便發出了鏗鏘聲響。
冬至陽生春又來,一年四季的光臨與輪回,不正是我們自己人生經臨的見證嗎?
有嚴冬的光顧,必有春的到來。
每一朵雪花,都是送給春天;每一個機會,都是送給你我。
每一個明天,都靠今天把握;每一個成功,都蘊含著執著。
冬至雪落,寒意脈脈,天各一方,山遙水闊,情意不減,思念如昨。
時光悄然無聲,歲月匆匆,料峭又一年。
冬至到了,祝你冬至快樂,闔家歡樂,健康幸福美滿!冬至,愿幸福悄然而至,如約來到你身邊!
www.g819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