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風系統(tǒng)安排通風管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?
對于新風系統(tǒng)的管道走向設計,有經(jīng)驗的施工單位,都能給出較合理的施工設計建議,包括管道的走向,風口的位置等,這倒不必費心。
主通風管道的直徑一般為16厘米,次管道為10厘米左右,最小的管道不宜小于7.5厘米。管道太小,風會急促有聲音,所以需要計算合理選擇管道。
不過,風道出入口的位置設計很重要,直接影響新風效果。有幾點原則要注意和了解。
0. 進出風口盡量分布在房間的對角,盡量形成對流,以取得最好的換氣效果。
1. 盡量避免90度直角彎(正三通),用Y型分叉(斜三通),或者兩個45度彎頭平緩過度?;蛘呤褂娩X箔軟管。
2. 距主機出風口1米內(nèi)不要要分管,否則影響風壓。距主機最近的新風口,風口可以調(diào)小一些,讓這個風口風量少出一些,減少風壓損失和噪音。
3. 設計足夠的多個新風口分散新風,每個房間一個為宜。
4. 戶外進出風口也要謹慎選擇,要考慮到當?shù)氐闹髁黠L向、污染物來向等,綜合考慮。保證污濁空氣不會再重新被抽進室內(nèi)。
5. 排氣扇排風量比進氣扇大,室內(nèi)保持正壓,這樣室外的臟空氣不會從門縫和窗縫里進來。
6. 門窗也選用密封性好的如斷橋鋁等結(jié)構(gòu)形式為宜。

新風系統(tǒng)的主要噪音還就是出風口風噪,管道走向設計的好的話,管道內(nèi)相對影響比較小。
只要安裝正常,管道無共振的話;你只要能接受空調(diào)的風噪,新風系統(tǒng)也就能接受。調(diào)到低檔位,晚上睡覺基本沒影響。
(其實,如果出差旅游住高檔賓館,中央空調(diào)和新風系統(tǒng)都很常見的啊……)
至于很多人關心的風道穿越承重墻和大梁的事情,應當說,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。
穿越承重墻鑿一個洞,本來就是在設計范圍之內(nèi)的;
而至于過梁,大梁承受的承重抗剪力,主要來自于主鋼筋,而四根主筋是分布在上部和下部的,中間只有腰筋和箍筋,箍筋加密區(qū)10厘米一道,非加密區(qū)15-20厘米一道,并且留有足夠的強度裕度。
因此一般來說,打洞不超過梁高的三分之一是可以的。打的時候不要在梁上部和下部打,應該在中間。
要是施工隊伍有那種傳說中的“鋼筋探測儀”(也叫“混凝土雷達”)設備,可以探測到墻體里的金屬分布,找得到箍筋非加密區(qū),那就更穩(wěn)妥了。不過在此再次提醒,要有公德心,要注意自身和公共安全。
還有一個“地送風”的問題,雖然聲稱有各種優(yōu)點,但在我看來,在家居環(huán)境中這是無法接受的。
且不說要知道地面1米以下才是灰塵最集中的地方,就拿要打一個高高的整體地板龍骨,大幅降低層高,增加維護工作量來說就不可接受了。
畢竟家庭環(huán)境不是計算機機房,地板龍骨同時是為了解決走線問題。
還有“墻送風”也是類似的——安置太麻煩,施工比較困難,成本也高,管道又小,風量低,風噪不好控制,好處實在太少。
所以,還是頂送頂出,局部吊頂(如果沒有設計上的大面積吊頂?shù)脑挘亲钸m宜的方案。